周京南,1969年出生,1991年大學畢業后分配到故宮博物院工作至今近30年,一直從事明清宮廷家具及清宮歷史文化的研究。
談起故宮博物院的專家們,或許是因為工作環境的緣故,加之很少能接觸到這類人群,所以使得人們總是帶有一種好奇感和神秘感。
▲故宮博物院研究員、明清宮廷家具專家周京南
周京南老師于故宮從事明清家具研究及原狀陳列及復原工作,在長期的家具庫房保管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曾參與編撰《清史圖典》、《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家具卷》等大型圖錄,發表了多篇極富價值的專業論文。
本文系周京南老師對于現階段古典家具存在的一些現象和問題進行學習探討。
—?1?—
?什么樣的房子擺放什么樣的家具?
家具和居室是相互統一的整體,什么樣子的房子擺放什么樣的家具,周京南從事古典宮廷家具保護多年,由衷地熱愛這項文化事業,但他并不建議在現代居室里全部使用古典家具。
因為無論從戶型、采光、功能分區還是層高,都已經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照搬過來未必就很實用舒適。所有的居室都可以適應現代人生活習慣而改變,唯獨書房一定要中式。
“室雅何需大,花香不在多”,中國古代文人無不重視書房的設置,盡管各自經濟狀況迥異,但皆講究書房的高雅別致,營造一種濃郁的文化氛圍。
明代中后期,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市民階層開始形成,其中文人士大夫成為市民階層的主流,他們崇尚高雅,講究品味,不僅長于繪事,而且對于書房的陳設布置格外重視,皆講究書房的高雅別致,營造一種濃郁的文化氛圍。?
▲《怡情翰墨、醉意詩書——明代文人書房》插圖
在書房里養成了中國文人內心安貧樂道、博聞強識、利人為公、含蓄低調的精神,這種精神代代相傳,感染著每一個中國人,哪怕沒有書房承載,卻也能藏在心里和血肉中。
周京南的父親是北京中醫醫院的老大夫,醫家也是大半個文人,所以小時候他被父親那種老輩知識分子的思想、行為做派、處事方式深深地感染。
十歲那年,坐在平板三輪車上和家人一起去領退賠的抄家物品,原有的一個烏木衣柜和老紅木書桌,因為找不到了,只能選其它的代替,最后把一個水曲柳的大衣柜和榆木八仙桌拉回了家,父親沒有絲毫不滿,高興地拉回家,一直用到現在!
1987年參加高考考上了北大歷史系文博專業,畢業后被分配到故宮博物院,從此和宮廷古典家具相伴至今!
—?2?—
?遵循傳統工藝保護稀缺原料?
隨著老撾、越南等地為了保護瀕臨滅絕的樹種而進行木材限制砍伐,從源頭上控制了供應量,紅木價格不斷飆升。“唯材質論”的思想不僅讓珍稀木材面臨枯竭,也導致了收藏品位的下降,特別是傳統的制作工藝也因此喪失。
例如原料儲備多的企業,因木料的漲價而把重心放在賣木材上,而對家具的型、藝、制作不再進行鉆研和創新,從而導致粗制濫造、偷工減料的家具流入市場。
?
比如周京南之前看到一件用紫檀做的圓桌,但是桌面上卻雕刻了觀音、如來等紋飾。我們知道,飯桌是用來吃飯的,如果將觀音如來等壓在桌面上,是對這些神仙的不尊重。
目前市面上卻充斥著大量用珍貴木材粗制濫造的仿古家具,且多數沒有任何藝術造型、工藝而言,只能作為材料論斤購買,是沒有任何收藏價值的。
?
周京南覺得一件值得收藏的家具應該集形美、工良、材精為一體:
?
古人是非常珍惜材料的。而現在,一個木匠買一本王世襄先生的書,把攤子擺開比劃比劃,對著生長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珍貴木料就動手制作了。
?
還有一些企業用現代的工藝和未經過培訓的工人,偷工減料制造所謂的古典家具,貼皮、膠粘、刷漆齊上,大量珍稀木材化為烏有,收藏這樣的家具要想增值,是不可能的。
?
其實,我們應該傳承的是中國傳統家具的文化,家具設計師們發自內心地對家具的熱愛,發掘其文化內涵,而不應該只以木材價格的高低來判斷家具的好壞。
—?3?—
?青蛙叫“田雞” 只為賣高價?
許多逛了紅木市場的人都有這樣同感,外形相似的紅木家具價格相差甚遠,材料紋絡相近叫法卻五花八門。
▲由于血檀和紫檀兩者相似度極高,近年來眾多商家將血檀冒充紫檀售賣
在周京南看來,這是因為近年來紅木市場新進了很多良莠不齊的木材,賣家為了賣高價,便偷換概念,以次充好,于是給木材掛上了各種別名。
▲近幾年贊比亞政府對血檀非法砍伐和貿易的嚴厲打擊,血檀價格水漲船高
很多商家在售賣家具時不寫上木材的官方名稱,而是將黑色的木材冠上“檀”,將顏色艷麗的叫做“梨”,這種行為有攀附紫檀和黃花梨木的嫌疑。
據周京南介紹這種“偷換概念”主要表現在,借用“檀”和“梨”來提高次料的檔次,猶如市面上把蛙叫“田雞”,把老鼠叫“小浣熊”一樣,消費者買了“梨”木而非真正的梨木,鑒定出真相后令人叫苦不堪。
▲手藝人正在為血檀家具手工雕花
建議外行的消費者在購買紅木家具時要求商家在合同上寫出木材的官方名稱、主配料名稱及主配料比重,商家能做到這些也是對消費者負責任的表現。
—?4?—
?家具是可傳承的文化載體?
—?5?—
?年輕人要熱愛傳統文化?
▲周京南老師于河北美術學院進行《盛世華彩凝匠心——清宮家具鑒賞》講座
面對極好的紅木家具和源遠流長的家具文化,周京南有些痛心地說,目前,雖然紅木家具文化有非常多的人認可,但是喜歡紅木的人群以35歲至60歲這部分年齡的人居多。
很多年輕人不理解我們五千年的傳統文化,對傳統文化沒有認同感和自信心,認為歐式家具比紅木家具更有品位,其實這種觀念是錯誤的。經過幾千年的文化積淀,中國人骨子里存在穩重平和的性格。
對于如何提高中國年輕一代對傳統文化的熱情?
周京南:
首先要靠媒體多做傳統文化方面的宣傳,從正面輿論進行引導;其次通過社會進行引導。比如舉辦一些紅木文化節,建紅木文化博物館,營造一種文化氛圍,引導人們重視中國傳統文化;最后年輕人也要有意識提高自身文化素養。多管齊下,讓年輕人熱愛中國傳統文化。
- ?END ?-
周京南,1969年出生,1991年大學畢業后分配到故宮博物院工作至今近30年,一直從事明清宮廷家具及清宮歷史文化的研究。
談起故宮博物院的專家們,或許是因為工作環境的緣故,加之很少能接觸到這類人群,所以使得人們總是帶有一種好奇感和神秘感。
▲故宮博物院研究員、明清宮廷家具專家周京南
周京南老師于故宮從事明清家具研究及原狀陳列及復原工作,在長期的家具庫房保管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曾參與編撰《清史圖典》、《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家具卷》等大型圖錄,發表了多篇極富價值的專業論文。
本文系周京南老師對于現階段古典家具存在的一些現象和問題進行學習探討。
—?1?—
?什么樣的房子擺放什么樣的家具?
家具和居室是相互統一的整體,什么樣子的房子擺放什么樣的家具,周京南從事古典宮廷家具保護多年,由衷地熱愛這項文化事業,但他并不建議在現代居室里全部使用古典家具。
因為無論從戶型、采光、功能分區還是層高,都已經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照搬過來未必就很實用舒適。所有的居室都可以適應現代人生活習慣而改變,唯獨書房一定要中式。
“室雅何需大,花香不在多”,中國古代文人無不重視書房的設置,盡管各自經濟狀況迥異,但皆講究書房的高雅別致,營造一種濃郁的文化氛圍。
明代中后期,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市民階層開始形成,其中文人士大夫成為市民階層的主流,他們崇尚高雅,講究品味,不僅長于繪事,而且對于書房的陳設布置格外重視,皆講究書房的高雅別致,營造一種濃郁的文化氛圍。?
▲《怡情翰墨、醉意詩書——明代文人書房》插圖
在書房里養成了中國文人內心安貧樂道、博聞強識、利人為公、含蓄低調的精神,這種精神代代相傳,感染著每一個中國人,哪怕沒有書房承載,卻也能藏在心里和血肉中。
周京南的父親是北京中醫醫院的老大夫,醫家也是大半個文人,所以小時候他被父親那種老輩知識分子的思想、行為做派、處事方式深深地感染。
十歲那年,坐在平板三輪車上和家人一起去領退賠的抄家物品,原有的一個烏木衣柜和老紅木書桌,因為找不到了,只能選其它的代替,最后把一個水曲柳的大衣柜和榆木八仙桌拉回了家,父親沒有絲毫不滿,高興地拉回家,一直用到現在!
1987年參加高考考上了北大歷史系文博專業,畢業后被分配到故宮博物院,從此和宮廷古典家具相伴至今!
—?2?—
?遵循傳統工藝保護稀缺原料?
隨著老撾、越南等地為了保護瀕臨滅絕的樹種而進行木材限制砍伐,從源頭上控制了供應量,紅木價格不斷飆升。“唯材質論”的思想不僅讓珍稀木材面臨枯竭,也導致了收藏品位的下降,特別是傳統的制作工藝也因此喪失。
例如原料儲備多的企業,因木料的漲價而把重心放在賣木材上,而對家具的型、藝、制作不再進行鉆研和創新,從而導致粗制濫造、偷工減料的家具流入市場。
?
比如周京南之前看到一件用紫檀做的圓桌,但是桌面上卻雕刻了觀音、如來等紋飾。我們知道,飯桌是用來吃飯的,如果將觀音如來等壓在桌面上,是對這些神仙的不尊重。
目前市面上卻充斥著大量用珍貴木材粗制濫造的仿古家具,且多數沒有任何藝術造型、工藝而言,只能作為材料論斤購買,是沒有任何收藏價值的。
?
周京南覺得一件值得收藏的家具應該集形美、工良、材精為一體:
?
古人是非常珍惜材料的。而現在,一個木匠買一本王世襄先生的書,把攤子擺開比劃比劃,對著生長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珍貴木料就動手制作了。
?
還有一些企業用現代的工藝和未經過培訓的工人,偷工減料制造所謂的古典家具,貼皮、膠粘、刷漆齊上,大量珍稀木材化為烏有,收藏這樣的家具要想增值,是不可能的。
?
其實,我們應該傳承的是中國傳統家具的文化,家具設計師們發自內心地對家具的熱愛,發掘其文化內涵,而不應該只以木材價格的高低來判斷家具的好壞。
—?3?—
?青蛙叫“田雞” 只為賣高價?
許多逛了紅木市場的人都有這樣同感,外形相似的紅木家具價格相差甚遠,材料紋絡相近叫法卻五花八門。
▲由于血檀和紫檀兩者相似度極高,近年來眾多商家將血檀冒充紫檀售賣
在周京南看來,這是因為近年來紅木市場新進了很多良莠不齊的木材,賣家為了賣高價,便偷換概念,以次充好,于是給木材掛上了各種別名。
▲近幾年贊比亞政府對血檀非法砍伐和貿易的嚴厲打擊,血檀價格水漲船高
很多商家在售賣家具時不寫上木材的官方名稱,而是將黑色的木材冠上“檀”,將顏色艷麗的叫做“梨”,這種行為有攀附紫檀和黃花梨木的嫌疑。
據周京南介紹這種“偷換概念”主要表現在,借用“檀”和“梨”來提高次料的檔次,猶如市面上把蛙叫“田雞”,把老鼠叫“小浣熊”一樣,消費者買了“梨”木而非真正的梨木,鑒定出真相后令人叫苦不堪。
▲手藝人正在為血檀家具手工雕花
建議外行的消費者在購買紅木家具時要求商家在合同上寫出木材的官方名稱、主配料名稱及主配料比重,商家能做到這些也是對消費者負責任的表現。
—?4?—
?家具是可傳承的文化載體?
—?5?—
?年輕人要熱愛傳統文化?
▲周京南老師于河北美術學院進行《盛世華彩凝匠心——清宮家具鑒賞》講座
面對極好的紅木家具和源遠流長的家具文化,周京南有些痛心地說,目前,雖然紅木家具文化有非常多的人認可,但是喜歡紅木的人群以35歲至60歲這部分年齡的人居多。
很多年輕人不理解我們五千年的傳統文化,對傳統文化沒有認同感和自信心,認為歐式家具比紅木家具更有品位,其實這種觀念是錯誤的。經過幾千年的文化積淀,中國人骨子里存在穩重平和的性格。
對于如何提高中國年輕一代對傳統文化的熱情?
周京南:
首先要靠媒體多做傳統文化方面的宣傳,從正面輿論進行引導;其次通過社會進行引導。比如舉辦一些紅木文化節,建紅木文化博物館,營造一種文化氛圍,引導人們重視中國傳統文化;最后年輕人也要有意識提高自身文化素養。多管齊下,讓年輕人熱愛中國傳統文化。
- ?END ?-